关于中高考政策,一直在不断地变动,为的就是希望学生的个人能力,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和家长也都在不断地关注政策的变动,避免学生走了冤枉路。 
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其中规范了艺术类专业的招生政策,包括艺术类考试和高水平艺术团考试, 这意味着艺考生的升学之路,迎来重大变革。 值得家长们关注的另一个消息是:2024年将取消高水平艺术团,转而扶持科技特长生,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量增大,在2015年开始, 国家大力推行科技特长生加分政策,为选拔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做好准备。 
编程,升学加分的利器 2019年教育部正式下令要在中小学逐渐普及编程。国家出台了禁止奥数和升学挂钩的政策,让很多学奥数的孩子不知所措,一个升学加分的赛道就此封闭。但是上帝关了一扇窗,却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就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特长生已经成为重点学校眼中的“香饽饽”。 
先说中考, 山东的潍坊、河北的石家庄都将信息学特长生作为高中推荐录取和自主招生的必备条件。 潍坊七中主要招收的就是信息学方面的特长生,而石家庄在中考自主招生改革的第一年,就将信息技术作为重点考察项目。 目前,浙江省已将编程列入高考考纲。全国各地高考题中的编程题目,也说明政策开始向这一块有所倾斜。 编程,名校直通车 信息技术还有一块领域, 可以让孩子直通北大清华等985高校,它是中学五大竞赛之一,即信息学奥赛,英文缩写NOIP。 每年, 北大清华和其他985高校都会录取一批信息学特长生,或者降分,或者降至一本线。有着清华北大的光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高中对信息学特长生青睐有加了。 
不仅仅是信息奥赛,随着编程热席卷全国大地,全国各地都在争相举办不同级别的编程比赛,参赛者越来越低龄化。 这些经历,不仅为小朋友打开了科学之门,还会让TA们的“简历”大大加分! 现在,不管是小升初,初升高,决定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的,看的不仅是孩子的成绩,孩子的特长也同样重要。 学编程的孩子,就等于提前占领最优资源,提前跑赢同龄人! 编程教育的普及也只是时间问题,教育的发展也会为我们国家未来成为向世界输送技术、成为一个技术服务出口大国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编程机器人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组装、搭建和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运行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儿童需要想象机器人的行为动作,并通过编辑相应的指令来实现机器人的运行。软硬件相结合的机器人编程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编程技能和逻辑思维,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不仅如此,孩子在进行有创意的机器人搭建的过程中,还会逐步学习电子构造、LED、蜂鸣器、马达等多种传感器原理。这其中会涉及到的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知识,这不仅能让孩子在无意中掌握更多知识,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是非常有益的。 作品展示

▲ 科学探测器 
▲ 神奇的青蛙 
▲ 机械手臂 
▲ 单杠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