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8月2日下午,2024年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挑战营暨“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以下简称青创营)在上海奉贤区“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幕。 本届“青创营”是创办于2005年的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原“青博会”)的“升级版”。经过前期报名与审核,共有来自中国、德国、加纳、希腊、印度、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3所学校的180多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活动。 “青创营”以“科技·创新·梦想”为主题,8月1日至6日活动期间,根据“交流、互动、竞赛、体验”的主旨,主办方设置了7(交流部分)+1(竞赛部分)活动板块。交流部分的重点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路演、科技教育圆桌汇暨科创校长空间站活动、科技教育资源嘉年华、顶科课堂、云端展示、Vlog短视频创作秀、文化交流体验;竞赛部分设“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和路演现场集中展示了30项青少年科创成果、20余项科普传播成果,涵盖人工智能、环保科技、生物工程等多个前沿领域。 来自上海市徐汇中学、开学将升八年级的牛泽萌,发明了一款适合乒乓球高手使用的训练发球机。牛泽萌告诉记者,她在使用普通发球机练习打乒乓时,很快就识破了发球“套路”,于是想自己开发一款能模拟真实高手打球的乒乓球机器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分析需求、做设计、编程序,采用直线电机控制发球角度,用不同频率的三角波和正弦波控制发球滚轮,最终开发了这款发球落点、位置、旋转、力度更加复杂的发球机。未来,她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升级这款发球机,比如结合国家队运动员的球路进行个性化设计,让训练者达到更高水平。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开学将升八年级的王烁然展示的项目是“基于LabVIEW的人流密度检测防踩踏系统设计”。王烁然告诉记者,2022年10月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后,他着手设计一款运用智能技术“以疏代堵”、合理控制人流量的系统。在老师和技术高手的帮助下,他自学编程技术,先后编写并优化程序,目前这套系统能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王烁然说,未来他还会继续优化这套系统,希望能将成果应用到旅游景点、足球场、演唱会等特殊时期人群集聚的场景。 本届“青创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奉贤区教育局、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承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