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编程教育,是以物理硬件和软件编程相结合,为使机器人完成某种任务而设置动作顺序的编程语言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从初阶到高阶,主要分为两大块:搭建和编程。孩子通过思考设计、搭建、组装、编写程序、并且通过编写程序(用机器人听得懂的语言)运行机器人,让机器人可以为我们所用,做我们想让它做的事情。搭建部分的学习,就是让孩子们在其中学习结构、原理,激发创造力,最终使孩子达成机器人设计、组装,为后面完成编程指令提供载体。搭建机器人需要孩子们设计和构建,这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孩子们需要想办法将不同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能够完成任务的机器人。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提出独特而新颖的解决方案,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这种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孩子们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将慢慢诞生并茁壮成长。搭建机器人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孩子们需要通过思考、实验和调试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学会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验证。在搭建机器人的过程中,孩子们通常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他们需要共同解决问题、协调任务分工,并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极大的缩减时间,也可以集思广益,多方向寻求解决办法。这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机器人编程学习工具箱包含多种功能类型的原始结构部件,这些部件可以形成各种或简单或复杂的功能机械结构。孩子们在学习机器人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亲手建造,不仅可以了解很多物理、数学、机械结构、工程结构知识,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空间想象的抽象思维能力。当孩子们成功地搭建出一个机器人并让它工作时,他们会感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搭建机器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们需要不断尝试和坚持,这培养了他们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搭建机器人需要孩子们理解机器人的结构和原理。他们需要学习机器人的传感器、执行器和电路等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搭建过程中。这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和工程思维能力。孩子们在搭建机器人时需要进行精细的手部操作,这培养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他们需要将二维的设计图转化为三维的实物,这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能力。
少儿编程之父曾经说过一句话:“通过搭积木,孩子们学会了结构和稳定。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创造的过程。编程可以帮助你组织表达并分享你的想法,孩子们在学习编程的时候,可以创作自己的故事、动画和游戏,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并与世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