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编程的重视度逐年提升,推动中国少儿编程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打开国际视野,普及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教育新的方向。 许多家长以为,学习信息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参加高级别的竞赛,通过获奖在升学过程中享受保送或降分录取的优惠,而年纪较小的孩子学习能力不足,不会有很强的学习效果。 对于编程来说,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同,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编程分别有何优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龄前儿童 1、让孩子独立思考,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学习的一般都是少儿编程。在学编程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孩子只有将问题解决掉,才能够开始下一步。这个时候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开始主动思考问题,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变强。 2、锻炼孩子的意志和韧性。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会经过一系列的失败,然后一次又一次重来,遇到问题不逃避,孩子的意志也会更加坚强。 3、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更有成就感。编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怕犯错的过程。孩子搭建的时候不仅要动手,也要动脑,整个搭建过程中,孩子要观察、分析、判断,最后用手和脑的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如果在编程中犯错后,孩子可以通过改正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4、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每个小朋友都是喜欢玩儿的,但是他们也必须学习,如果一味学习的话,孩子的压力太大。 在编程中,可以帮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探索世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更利于孩子对编程产生兴趣。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了解编程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编程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编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初步的程序编写。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高中阶段 1、可以形成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变得理性、严谨,思维具有条理,及其今后的学习、工作产生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倡的一种思维方式,这对于锻炼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非常有效。 4、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总之,让孩子学习编程, 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 在编程学习里得到的快乐、优势和自信, “化复杂为简单”的做事哲学,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