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是一种高度逻辑化的活动,它要求孩子理清思路、合理构建程序、排查错误等,具体来说,编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编程是帮助孩子理解模型规律的过程。拿Scratch编程来说,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可以把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概念(如乘法,除法,应用题等)用具象的情景和模型呈现出来,让孩子明白所有复杂的题目场景本质上都是一个底层模型。 编程需要把一个大的任务,通过不同形式的任务分配,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得以解决。这一过程中,可以给孩子树立拆分单位的概念;与此同时,实现一个编程任务可以有多种方法和路径,Scratch图形化编程则可以形象化地给孩子展示出达成每个路径的方案,从而帮助孩子找出最优解。 编写程序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错误和Bug。每当孩子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反复调试和一一排查,这就很考验孩子的逻辑思维是否条理足够清晰,是否能明确事项优先级;同时还会让孩子明白,错误并不可怕,严谨细心地检查每个步骤,有主动持续解决问题的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编程需要将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下反复应用,帮助孩子具象化了解问题如何解决。对于同一个任务,不仅有多次练习机会,每次更可以选择不同的思路给出不同的解法,最终实现效果。这一过程锻炼了孩子从不同角度切入去看待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窥见问题的本质,对同一问题有了更高维度的思考。 可以想见,在科学化编程训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必然遥遥领先于同龄人。而在此基础之上,孩子则会倾向于进一步去创新、探索、求知,才有了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落地成为现实的可能。这种由模仿到学习再到创造的过程,能给孩子带来的成长性也远超想象。
编程是最好的跨学科学习纽带,是应用性极强的知识领域,是目前唯一被验证对校内科目学习有着明确助力的素质科目。举个例子,老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都会让学生先确立好一个大纲,这个大纲就类似于编程里的代码结构。以写一篇故事为例,动笔前孩子要想好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要怎样塑造人物形象?要怎样设置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情节?如果孩子逻辑思维锻炼不够,在争分夺秒的语文考试中,被放在最后的作文,就可能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程序代码都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一但顺序被颠倒,编程逻辑被打乱,程序就会无法运行。因此,学习编程对孩子的写作思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再来看看编程对数学的影响。在孩子2、3年级的时候,逻辑规律题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数学课程中,这些题目直接与孩子的数学成绩相关。编程就是发现规律、运行规律的过程,拥有这个编程逻辑,在解数学题时,孩子的思维反射更清晰,解题方法更多元,当然学得更轻松。如果孩子想用代码来编写一个有趣的小程序,那就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接受到很多超前的数学知识,从而慢慢形成一个同龄人不具备的高维解题视角,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最后,让我们看看编程对英语的影响。编程是英语进阶的不二法宝。对于初学者来说,在一个程序的编程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几万个英文单词,这些单词会不间断的重复出现在不同地方,无形之中刺激了孩子的海马体反应。在增强记忆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词汇量,这对英语成绩的提升无疑是有帮助的。以玩促学,提升了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提高了对英语语感、语法的掌握。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界,计算机科学已经融合到各个学科当中,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面向跨学科学习的命题时,也必将发展出基于少儿编程教育的融合性学习模式。让孩子从小接触科技、接触编程,无形中也为孩子购买了一张通往数字时代的门票。 编程教育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党的二十大会议上就曾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向,“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科技人才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将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各大名企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华为公司早在2019年就发起“天才少年”计划,面向全球招募顶尖科技人才,应聘者不限学历和学校,但是要求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因此,无论在哪个层面都不难看出,前沿的科技力量才是推动国家和世界发展的根基,成为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科技少年才是未来的立足之本;而通过编程教育培养孩子成为科技特长生,则是大多数普通家庭最具性价比的“升学快车道”,甚至可以说科技特长生当下的红利是史无前例的。 尽管科技特长生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评定标准不尽相同,但如果在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或相同级别的国赛、省赛或市级比赛中获得前三名,都有可能被认定。目前,科技特长生已在我国28个省市区开设特招通道,全国覆盖率高达82%,可以说为孩子的小升初、中考、高考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和可能性,不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考定终身的风险,甚至还能因此进入重点学校。 相较于其他传统学科,想要对升学有帮助,往往都必须通过经年累月的勤学苦练或者天赋异禀才行,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沉没成本过高,不具备可操作性;而通过编程达到科技特长生的门槛仅需1-2年。 英语特长:有天赋——12年;无天赋——12年 语文特长:有天赋——7年;无天赋——12年 数学特长:有天赋——5年;无天赋——12年 编程特长:有天赋——1年;无天赋——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