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编程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许多国家纷纷将编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将其视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不同国家的编程教育现状,看看它们是如何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就数字之路的。当爱沙尼亚的7岁孩童在课堂上制作QR码,当英国的小学生用Scratch设计校园节能方案,这场无声的“未来人才争夺战”早已跨越国界。全球已有35个国家将编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其中15个欧盟国家更将编程语言写入小学课纲。
👱🏻♂️👱🏻♂️👱🏻♂️美国:编程教育的先行者幼儿园至五年级的学生通过项目如 Bee-bots 了解编程概念,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则使用 Scratch 编程。美国政府通过投资、政策引导等方式推动编程教育的普及,如 2016 年美国政府宣布投资 40 亿美元开展编程教育,并鼓励各州推出妥善的计划,将编程加入 STEAM 教育体系。这种全学段覆盖的模式,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编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日本政府在2016年提出自2020年开始实施小学编程教育必修化。经过几年的发展,日本小学编程教育工作涌现出很多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日本小学编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将编程教育融入各门学科,既在学习编程的同时培养了计算思维,又加深了对其他各学科的理解。这种“编程+X”的模式,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编程所带来的实际用处,进一步扩展计算思维的培养。2020年将编程列为小学必修课,课程设计独具匠心:2000年将编程列为高中必修课,诞生“科技军备”教育模式:以色列构建起由多元主体参与的 STEM 教育体系,包括政府部门统筹协调 STEM 教育发展、国防部在以色列 STEM 教育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中小学开设丰富多彩的 STEM 课程、高等教育机构为国家培养大批工程师和科学技术人才、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投身 STEM 教育。这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模式,不仅加强了以色列的 STEM 教育体系,也为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 推行“全民编程”计划,农村学校配备太阳能编程实验室
- 2024年启动“10万AI教师培养工程”,用方言教学降低学习门槛
- 将编程与农业创新结合,中学生开发“智能灌溉预警系统”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数字游牧学校”覆盖200个偏远村落
- 2023年全国青少年编程大赛参赛人数同比激增300%
- 贫民窟里的“代码方舟”计划:用报废手机搭建编程教室
- “编程+冲浪”特色课程:用传感器监测海浪数据开发安全预警APP
在中国,编程教育也在逐步推进。 2017 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自该规划颁布实施以来,中国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学编程教育的政策文件。中国的编程教育正在逐步完善,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师资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 政策加速度:2022年新课标将计算思维纳入信息科技核心素养,8省试点编程进中考
- 城乡新实验:云南山区学校通过5G双师系统与上海专家共创“智慧农业”项目
- 企业新生态:头部科技公司开放API接口,让学生作品直通产业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