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百余位家长讨论了有关于学科学习(语数英)、择校(SMK&渠道&配置)和家庭教育(规划&亲子关系)等相关问题。本文对很多家长关心的【择校-配置】的问题做简短说明。
一、调查问卷中家长的问题:择校一线理,奥数需要跨几级?学到什么程度?网上各种说法都有。 目前低年级人均MC跨级,如何进一步提高差异化?跨2有点吃力,跨1和大部队没有区分度。 择校配置逐年攀高,请问今年已经小升初的这届是什么情况,预计32届可能需要什么配置? 如果目标是一线理科班,那么小朋友数/英/语的配置应当至少是怎样的? 升学政策和学情都是动态变化的,想了解当下最新的超一线、一线、二线的数学/英语配置如何,和往常有啥变化?
二、部分上岸配置案例: 案例一:MC跨1/MG跨2/AMC8 1%/SW100多年级数字奖/小托870/1100L+ 案例二:MC平/MG跨1/AMC8 AR/SW100入围/小托870 案例三:MC平/AMC8 HR/小托855 案例四:MC平/MG跨1/AMC8 5%/小托880 案例五:MC平/AMC8 1%/SW100数字奖 案例六:MC平/AMC8 AR/SW100入围/小托875 案例七:MC平/AMC8 AR/小托830
上岸情况: 案例一:多个一线、超一线理科班offer。 案例二~五:分别上岸一线理科班,有些是拿到多个一线理科班offer择其一,有些则是拿到梦校的offer后就安心准备入学了。其中案例五的数学毫无疑问面对一线SMK没问题,虽然没有小托证明,但经过努力刷一模最后也成功上岸。 案例六~七:分别上岸二线理科班。
三、上岸配置建议: 数学: 超一线:跨1-跨2/SW100平级-跨级数字奖/三年级AMC8 5%+/四年级AMC10 一线:平-跨1/SW100入围-数字奖/四年级AMC8 5% 三公/二线:平/五年级AMC8 英语:一线、超一线基本要求小托850+,PET优秀+
三公门槛: 三公差异很大,参考以往的情况建议: SW:更接近一线二线理科班的择校要求,科创班偏数学,可能会有提前邀约报名,但还是要通过大面考试;双语班偏综合。 SS:筛选机制不好把握,跟一线理科班重合度不高。 PW:总体不到二线的难度,数学浅奥足够,本区290人、外区60人的招生政策对浦东孩子极为有利。
说明: 1、平为平级高端班,跨1为跨一级高端班,跨2为跨两级高端班。 2、本文案例数据来源于小屋线下活动统计结果,经脱敏处理。本文案例非“高配”,且配置信息中未包含所有细节项,如涉及GY、HY、LW等高端班型的配置项并未列出。如本文上岸配置案例中有平B,不做特别说明模糊处理。 3、配置建议仅供参考,配置达标并非最终录取的充分条件。配置或者证书只是侧面反映实力的方式之一,但“配置≠实力”、“进度快≠学得好”,存在“高配”还未上岸的情况,也有相对“低配”成功的案例,不少进一线理科班的孩子并没有某些配置项(如SW100证书)。 4、配置建议需结合个体特征定制化调整,且每年标准有差异,欢迎在魔都群内或线下聚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