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GESP出成绩了,还要不要继续冲刺下一级?

2025-3-31 12:13

这个周末是GESP等级考试成绩出炉的时间,目前这一考试已经是高年级小学生的主要战场。考C++六级以上的,原本都是冲着CSP去的,因为年龄限制,现在都把GESP当做了练习赛。


事实上,这一等级认证以四级为分水岭,也提前筛选出孩子是作为职业还是兴趣。烜妈做了一些总结,供大家冲刺下一轮考试参考。




一、低级别通过率显著高于高级别

以某机构发布的数据为例,其学员中通过C++低级别认证的占比较高,而通过5级以上的学员多为具备算法竞赛背景的学生。


这表明低级别考试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考察基础语法和逻辑思维,例如变量命名规则、循环结构应用、简单编程题,比如计算每月天数、输出特定图形等等。


而高级别考试对算法能力和系统性训练的要求更高,涉及到动态规划、哈夫曼树、位运算、面向对象编程等高阶内容,需要掌握算法竞赛相关知识。


因此,4-5级的考试情况往往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否适合继续学习信息学。




二、不同级别的定位和差异

低级别考生以小学生和编程入门者为目标群体,通过认证激发兴趣和成就感。例如,一级考试中编程题结合生活场景(如判断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月份天数),适合低龄学生理解。


考试难度也是以选择题、判断题和简单编程题为主,侧重基础语法和逻辑验证,通过率较高。低级别侧重基础编程能力验证,考生通过常规编程课程即可达标。


高级别考试选拔性强,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目标群体,通过认证衔接CSP-J/S竞赛或提升就业竞争力。例如,GESP 8级成绩≥80分可直接进入CSP-S复赛,成为科技特长生选拔的重要依据。


高级别题目需掌握复杂算法和数据结构(如动态规划、二叉树遍历等),且与CSP-J/S考纲高度衔接,导致通过率较低。侧重算法和竞赛能力选拔的高级别考生,则通常需要额外学习算法课程、参与竞赛培训来提升专业度。




三、学习规划要结合行业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中最热门的词汇“机器学习”,是以机器逻辑为核心的,接触编程无疑能够让孩子们更熟悉人机交互的底层逻辑,如果是作为兴趣班,那么在小学阶段,考到四级就掌握了基础知识,可以作为良好的基础。


但事实上,据烜妈观察,大部分小学生的目标都是冲击最高的八级,并且为无法参加今年9月的CSP而遗憾,这种提前卷的氛围实在让人忧虑。


从比例上来说,最终毕竟只有极少数人会进入信息学赛道,国际国内对于初级程序员的就业状态也并不友好,这和前二十年普通程序员也能收获高薪的局面完全不同,这是家长们必须要考虑到的。


GESP考试的通过率和信息学的整体竞争态势相同,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低级别普及率高,高级别因选拔性增强而通过率显著下降。烜妈还是认为,没有必要太早提前去卷孩子,根据心智状态安排课程为宜,许多NOI选手,都是从初中阶段第一次参赛的,这更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水平。


所以,按部就班的等级考试,反而有助于打磨急功近利的心性,大浪淘沙,只有在这条漫长的赛道上坚持到底,才能够登上未来算法的巅峰。


目前人工智能虽然还是专业用户的天下,但随着大模型的高速进化,自然语言会成为未来主流的人机对话模式,届时语文水平甚至会比计算机语言更加重要,而算法的意义,更多在于结合现实场景去开发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路不会白走,知识也不会白学,但一定要拓宽眼界,让孩子明白学以致用应该发生在千行百业,而不是程序员这条唯一的出路。


我们可以全力以赴,但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建议大家计算第一次冲击CSP的时间点,根据自身目标倒推计划来制定备考策略,低龄时夯实基础,高年级后再系统学习算法并积累竞赛经验,同时也做好在信息学竞赛上不孤注一掷的准备,因为时代的发展变化永远比你看到的要更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