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式家长焦虑,让学编程的孩子望而却步

2025-3-24 19:10

焦虑就像病毒一样,一传十,十传百,传给家长,家长再传给孩子,孩子最终成了受害者。中国式家长焦虑,正在侵蚀着孩子的编程兴趣,不!是各种兴趣。因为家长焦虑,导致孩子一开始对编程感兴趣,最后讨厌编程的学生, ...

  焦虑就像病毒一样,一传十,十传百,传给家长,家长再传给孩子,孩子最终成了受害者。  

中国式家长焦虑,正在侵蚀着孩子的编程兴趣,不!是各种兴趣。  

因为家长焦虑,导致孩子一开始对编程感兴趣,最后讨厌编程的学生,屡见不鲜。  

可是,家长不能自知,还以为自己做得好,做得对!  

我有个学生,三年级,对编程很兴趣,据我了解,编程掌握得还行,但算不上好。  

期间因为生病,一段时间没来上课,后来得知,家长在家给孩子报了线上课。也挺好,正好可以补充一下平时没上的课。  

再后来,因为过年考试等原因,又请假一段时间。  

我一直挺担心孩子编程学习的,编程学习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长时间不上课,听不懂属于正常现象。  

可是,学生一听不懂就不想继续学,会严重影响学习编程的兴趣,总之是恶性循环。  

过了年,孩子差不多可以来正常上课了,家长突然给我说,想让孩子学Python。  

我问家长,孩子有Python基础吗?  

家长没有正面回答我,又问我孩子现在学Python好,还是C++好?  

我没说话,家长接着说,是不是先学一两年Python,然后学C++,会好一些。  

我说,是的。  

家长又说,锅老师,能否站在专业的角度,给规划一下。  

我说,你规划的就很好。但是有个前提,你要问一下孩子的个人意愿。  

家长表示认同。  

至于刚才我的提问,家长一直没有理会,我也没再问。  

我心里想,现在图形还没学明白,怎么突然就让孩子转学Python了,这不是揠苗助长吗?

晚上,家长又找我了,能不能让孩子转Python班。  

我说,可以。只是现在没有新班,插班的话,孩子可能听不懂。  

家长说,我跟孩子说了,Python跟图形差不多,也不难。让她试试吧。  

我把第二天上课的时间发给了家长,并告诉是哪个老师上课。  

在跟Python老师沟通时,老师说,孩子没有任何基础的话,肯定听不懂,纯浪费时间。

我说,家长心走到这里了,能说服她的只能是南墙,就让孩子试试吧。  

老师无奈地说,好吧。孩子就是在家长的这种安排下,慢慢对编程失去兴趣的。  

第二天,试听之后,不出所料,孩子基本上云里雾里听不懂。老师说,孩子python零基础。  

家长说,没事就是让她感受感受。

还当着孩子的面,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说学图形化编程,就是路上风景好看,学Python,就是路上风景不好看,坚持到最后,就能看到好风景。  

我说,你这么理解没错,孩子可不一定会这么想。  

Python老师给家长的反馈是:  

1.课程听不懂,班里学生已经学一段时间了,差距较大。  

2.基础太弱,打字太慢,效率很低。  

临走时的聊天,我才明白为什么家长突然让孩子学Python?  

家长朋友家的孩子也在学编程,并且在网上考了很多证书,于是在年前也给孩子报名了一个考试,拿了证书,考试成绩还不错。  

家长就认为,孩子图形编程学得很不错了,没必要再学了。  

结果一试听python课被泼冷水了,其实这是个好事。有些家长更可悲,一直蒙在鼓里。  

到最后,都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厌学编程了。  

线上的有些比赛,水分都很大,为什么NOC赛事停办了?  

家长还不能清醒吗?  

说到比赛,现在有线上马拉松,跑够公里数,就发奖牌。  

我从来不参加线上马拉松,我只参加线下马拉松,参加过的就知道,那完全是两回事。  

有的人就是想要个奖牌,然后骑着车去跑步。

回到编程学习本身,作为家长,你让孩子学习编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成长;  

还是为了证书和名次?

若是真的为孩子好,一定要跟教孩子的老师,多沟通,深入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而不是,病急乱投医。

结果焦虑了自己,害苦了孩子。

对大部分普通孩子而言,按部就班就是最好的成长路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